法門寺合十舍利塔
全國著名的法門寺合十舍利塔由臺灣建筑設計大師李祖原(由他設計的臺北10則是目前全世界第二高的摩天大樓)設計,呈雙手合十狀,塔高一百四十八米,相當于五十層樓高,中間有安放佛指舍利的寶塔型建筑,舍利塔前面有一條長達一千五百米的“佛光大道”,兩旁用花崗石雕刻巨大的佛像。總投資超過五十億人民幣。
法門寺合十舍利塔簡介
法門寺合十舍利塔屬于佛教建筑,總建筑面積為76690平方米,其中地上為60225平方米,地下約為16465平方米。工程總高147米,寬54米(裙房底盤寬253米),合十雙手的特殊造型,其恢宏的氣勢不僅傳承佛教建筑的特色,更以現代化的技術融合古今中外建筑之精華。成為佛指舍利安奉供養和瞻禮中心和二十一世紀世界佛教文化中心。
法門寺合十舍利塔建成
1981年8月24日,寶塔半邊倒塌。1986年政府決定重建,于1987年2月底重修寶塔。適逢四月初八佛誕日,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2499多件大唐國寶重器,簇擁著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間!地宮內出土的稀世珍寶,不論在中國社會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術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2002年7月,陜西省人民政府經過多次調查研究,認為法門寺文化景區的建成將對我省乃至西部建設起到戰略性推動作用。由西安曲江新區派出經營建設團隊,在董事會的指導下,全面負責法門寺文化景區建設。2007年3月,曲江新區組建法門寺文化景區建設團隊奔赴寶雞,法門寺文化景區工程正式啟動。隨后在,2009年5月9日,一期佛文化景區、148米合十舍利塔、1230米佛光大道、2個10萬人朝圣廣場和相關酒店、娛樂、購物等配套設施將全部建成開放。
釋迦牟尼真身舍利 據佛典記載,釋迦牟尼涅盤時,弟子從其遺體灰燼中揀出1塊頭頂骨、2塊肩胛骨、4顆牙齒、1節中指指骨和眾多珠狀舍利子。唐代時,這枚指骨舍利被6次迎請至皇宮供奉。公元874年,在最后一次迎請供奉后,這枚舍利被密封珍藏于陜西法門寺塔下地宮中,直到1987年秋文物工作者在清理佛塔廢墟時重新發現。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舍利,這樣的發現真的是世界的第九大奇跡了。
如果您也想來這里一睹我國佛教文化的風采,不如就趕緊來西安旅游參觀吧!如果您有什么疑問歡迎您撥打西安國旅的熱線電話029-86692261進行咨詢。